您好,欢迎访问半岛app(中国)官方入口
常见问答
联系我们
德州五屹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邮箱:jltslt@youweb.com
电话:132-3534-6999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小庄街404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常见问答

常见问答

2022上海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摘录)
发布时间:2023-05-26 13:24:34浏览次数:

  2022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经济环境和疫情冲击等超预期因素的多重挑战,上海有色金属行业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克服困难,积极落实稳经济的各项政策举措,确保行业经济保持总体平稳及向好态势。

  2022年,有色金属价格整体高位宽幅波动,全球流动性变化、地缘政治以及能源等因素,对有色金属价格带来明显的共振影响。2022年有色金属主要品种价格除铜微跌1.70%外,铝、铅、锡均价分别上涨5.48%、0.01%、9.94%,其中镍与锌呈二位数涨幅,分别为43.54%、12.33%。

  受国内疫情(上海上半年连续封控三个多月)及市场环境等不利影响,上海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呈普遍下降态势。据上海市统计局数据,2022上海有色金属主要产品产量合计为95.69万吨,较2021年同期103.29万吨减少了7.6万吨,同比下降-7.36%。

  按品种来看,2022铝合金产量为7.40万吨,较2021同期9.61万吨,下降-23.04%;铝材产量2022为46.81万吨,较2021同期50.02万吨,同比下降-6.42%。行业重点关注的铝加工企业产量(华峰股份因上市公司年报尚未披露),神火铝箔增长3.88%,格朗吉斯基本持平,其余几家企业产量分别下降-23%、-16.67%。

  2022年铜材产量为40.54万吨,较2021年同期42.61万吨,同比下降4.87%。行业重点关注的三家铜加工企业分别下降-5.2%、-25%、-19.8%。

  有色金属主要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小幅增长。2022年有色金属主要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合计为458.70亿元,去年同期为449.63亿元,同比增长2.02 %。其中,铜材主营业务收入为270.26亿元,去年同期为279.47亿元,同比下降-3.30 %;铝材主营业务收入为188.44亿元,去年同期为170.16亿元,同比增长10.74%。

  利润方面,2022年上海有色金属企业利润总额合计为15.70亿元,较去年同期8.27亿元,同比增长89.84%。据了解,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是得益于产业链供应链的持续恢复、原材料价格波动、有色产品的出口持续增加及人民币汇率变化等诸多利好因素。

  铜材:铜企利润增幅明显。2022年铜材利润为6.97亿元,而去年同期利润为0.89亿元,同比增幅高达683.15%。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利润在2021年增长23.5%的基础上,2022年利润增长了829%。据了解,自2022年4月之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由6.3上升到7.2),因为该企业账面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增加了汇兑收益;另外自2022年6月以来铜价不断呈下降趋势,而现货采购较销售接单具有滞后性,所以采购铜价低于销售铜价,致使营业利润增加。

  铝材:铝企利润上升。2022年铝材利润8.73亿元,去年同期利润为7.38亿元,同比增长18.29%。行业重点关注的铝企利润,除华峰股份上市公司年报尚未披露外,神火铝箔增长407.77%,格朗吉斯扭转了上半年以来的下降态势转为略有增长,其他几家企业利润分别下降-121.4%、-8%,有的还出现亏损。

  ①行业经济总体向好,风险可控。上半年以来受疫情防控及我国宏观经济持续调控,尤其是房地产、汽车、信息、家电等相关产业下行传导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等不利影响,致使许多加工企业新增订单不足,上半年需求相对疲软,一些企业开工率降低,导致一些企业上半年产量及利润均呈下降态势。下半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产业链供应链持续恢复,市场逐步回暖,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及《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等决策部署,坚持多措并举,一手抓抗击疫情,一手抓复工复产,保持了生产经营的持续恢复和基本稳定。尤其是一些行业骨干企业,如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火铝箔股份有限公司、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晶盟硅材料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出口订单充裕,他们春节期间连续加班加点;疫情封控后更是积极采取防控措施,主动进入闭环运行,管理骨干和关键岗位生产人员24小时吃住在工厂以维持正常生产。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千方百计抢市场,开足马力增产能,全力以赴保出口,扭转上半年以来的下降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一定增速,成为行业经济的压舱石和稳定器;还有一些有色金属贸易企业,如中铝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海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新湖期货有限公司等,他们通过闭环管理和居家办公相结合等方式,尽量减少疫情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确保有色金属贸易的正常交割和运行,也成为行业经济稳定运行的一大亮点。

  与此同时,企业经营表现有分化趋势。行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加工企业由于受疫情封控、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订单不足、企业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致使多项经济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经营较为艰难,个别企业还出现了亏损。

  企业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就是一线岗位招工难。有色金属企业大多地处偏远郊区,劳动强度高,职工流动性相对较大,尤其是这次疫情过后一些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员工流失现象,许多企业出现用工难问题。

  ②多措并举降本增效,获得增加企业发展的新动能。为了实现全年经济指标,行业众多企业坚持扩大投资,技术创新,抢抓市场,降本增效,以增强企业发展新动能。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先后入选国家级及上海市“绿色工厂”榜单。与此同时,他们为抓住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机遇,开发了包括条形电池用铝带材、复合/非复合水冷板料、电池箔、软包电池铝塑膜用铝箔、低温水箱材料等系列前沿产品。公司决定在重庆基地投资19.8亿元建设“年产15万吨新能源汽车用高端铝板带箔项目”。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提升铝板带箔产能、增强规模效应,提升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增强长期竞争优势。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2022年加紧实施“扩建年产5万吨高效节能环保精密铜管信息化生产线”项目,预计年内能试生产。上海龙阳精密复合铜管有限公司积极开拓空调制冷市场外的领域,包括高铁、医疗等领域,同时研发热管、大口径内螺纹铜管等项目,并利用屋顶实施光伏工程,对动力水气进行节能改造,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同时对部分区域开展自动化改造,以进一步降本增效。帅翼驰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产品质量,推动新材料在汽车领域应用上的新突破,成功研制压铸用轻量化新材料,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们还对铝企业产生的废件、废体和废屑实施闭环回收,以践行绿色低碳的承诺。上海鑫益瑞杰有色合金有限公司深入推进ERP系统建设,下属工厂开始逐步引进MES系统,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上海神火铝箔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轧制速度,提高生产平均宽度,预计产量提升约10%。上海晶盟硅材料有限公司大力发展8英寸高性能特色产品,把产品重点从消费类电子产品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移,该企业《8英寸超重掺衬底单晶硅外延片》通过了上海市经信委首批次新材料项目。

  ③深化产业对接,服务上海有色新材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了推进有色新材料产业链的不断延申和拓展,由协会发起成立的“长三角有色金属行业发展联盟”,经过几年的酝酿和筹备,于2022年初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推动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件大事,也是践行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国家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联盟由江苏省冶金行业协会、浙江省冶金有色行业协会、铜陵市铜业协会、山东省铝业协会、新疆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及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等组成。联盟成立得到了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等领导部门的积极指导和大力支持。联盟成立将助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和新疆等地的有色金属产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与“汽车创新材料与应用的战略合作伙伴”携手,集聚地域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有色金属企业产业链内循环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与中国工业博览会同期举行的“中国工博会新材料论坛暨中国汽车新材料高峰论坛”,自2019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论坛不仅成为工博会新材料展的重要活动,也成为汽车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交流的重要平台和知名品牌。为此论坛被评为“2021年上海新材料产业发展十件大事”之一。“2022年第四届中国汽车新材料应用高峰论坛”在浙江宁波成功举行。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谋创新、补短板、保供应、促低碳”。经上海市新材料发展战略专家委员会汽车新材料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专家评审,13家企业荣获“2022年汽车材料创新应用奖”;7家企业荣获“2022年汽车轻量化铸件/一体化压铸成果奖”;5家企业荣获“2022 年汽车材料低碳创新成果奖”。

  由协会与安徽省信息家电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22年第二届智能家电新材料应用高峰论坛”,集聚了家电、钢铁、塑料、有色等相关行业的众多企业和专家,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和提升,对于有色新材料产业链的进一步拓展和延申,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都具有积极意义。

  ④提升公平贸易服务质量,共同构筑产业预警防火墙。面对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我高科技产业的持续打压,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严峻形势,协会积极收集行业产业及贸易相关数据,并深入重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在国际化经营及贸易方面的困难及诉求。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外贸发展处于玲副处长先后到协会召开相关会议,对上海华峰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神火铝箔股份有限公司和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提出的国内物流不畅导致出口产品受阻、外贸出口国际海运费用居高不下等问题,一一解答,并提出上海外贸进出口相关产业政策措施,为企业纾困解难。在此基础上,协会也先后邀请公平贸易处的领导就“加强公平贸易工作站工作及服务能级的提升”、“上海外贸进出口相关产业政策解读”等为行业企业作专题讲座;协会还在线年上海有色金属行业海外业务纠纷处理专题培训”,建立和完善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互通的多层次预警机制。2022年协会组织编纂了《2022年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公平贸易发展报告(铝行业)》,按月完成共计15期《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外贸环境信息简报》,结合行业实际,及时发布预警,为政府及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及案例的支持。

更多>>

推荐新闻